4月30日下午,外國語學院“玫瑰花”志愿團隊與“風雨蘭”志愿團隊攜手校附屬幼兒園,以“童行勞動路,共育向陽花”為主題,共同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五一”勞動節(jié)沉浸式教育活動。通過情景課堂、趣味游戲與實踐體驗相結合的方式,為大(三)班的小朋友們架起了一座認知勞動價值的“彩虹橋”。
薪火課堂:勞動精神代代傳
“勞動節(jié)為什么定在五月一日?”隨著志愿者舉起手繪的“勞動起源”主題展板,歷史的畫卷在孩子們眼前徐徐展開。主講人通過19世紀工人運動的彩色場景圖,生動講述勞動節(jié)的由來。前排孩童踮起腳尖觸摸圖片中的“火炬”圖案,時空交錯的畫面中,“勞動最光榮”的信念悄然扎根。在英語互動環(huán)節(jié),“farmer” “doctor”等職業(yè)詞匯融入卡片配對游戲,孩子們高舉“teacher”卡片沖向主題墻,用稚嫩的聲音喊出“Thank you”,語言學習與感恩教育自然融合。
童趣樂園:職業(yè)認知潤童心
草坪變身“職業(yè)體驗樂園”,傳統游戲“丟手絹”被賦予新內涵——手絹落處,孩子們或化身“小詩人”朗誦勞動童謠,或扮演“建筑工人”演繹搭建高樓的情景劇。當志愿者展示“城市守護者”系列卡通圖卡時,孩子們爭先恐后搶答到:“這是掃馬路的阿姨!”“那是修路燈的叔叔!”勞動知識競賽環(huán)節(jié),一只只小手如春筍般舉起,童言童語中傳遞著對職業(yè)平等的初階認知。
躬行實踐:巧手共筑成長路
“小小搬運家”勞動挑戰(zhàn)賽將活動推向高潮。四組幼兒推著迷你手推車穿越障礙賽道,車中的玩偶化作“重要物資”。“向左轉彎!”“我們一起用力!”協作的呼喊聲中,孩子們額間沁出汗珠,眼神卻愈發(fā)專注。當獲勝隊伍佩戴上特制“勞動勛章”時,志愿者輕聲引導:“真正的勞動不僅需要力氣,更需要智慧與合作。”
本次活動通過知識科普、趣味互動與實踐體驗的多元融合,不僅讓孩子們體會到勞動的樂趣,更在幼小心靈中播撒了尊重勞動、熱愛勞動的種子。“玫瑰花”與“風雨蘭”團隊負責人表示,未來將繼續(xù)深化“高校+幼兒園”聯動模式,通過職業(yè)體驗日、勞動故事會等創(chuàng)新形式,讓勞動教育如春藤般在歡聲笑語中蔓延生長,共同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新時代幼苗。
(文:張君、肖晶晶;圖:高蘇婉;審核:董金權、李校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