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1日下午,外國語學院邀請了復旦大學陶友蘭教授做了題為“知行合一,譯思并舉:人工智能時代的翻譯項目案例教學”的講座。講座由外國語學院副院長(主持工作)唐雪梅教授主持,外國語學院全體教師、部分研究生及本科生參加了講座。
陶友蘭是復旦大學外文學院教授、翻譯系主任,翻譯碩士(MTI)教育中心主任,德國洪堡學者、中美富布賴特研究學者,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國際傳播領軍人才,第四屆全國翻譯專業(yè)學位研究生教指委委員,上海市科技翻譯學會副理事長。陶友蘭深耕翻譯領域多年,主要從事翻譯教育與教材研究、中國典籍英譯及其接受研究、翻譯語料庫研究等。出版著作、譯著和教材多部,在國內外期刊發(fā)表學術論文70余篇。
講座從外因與內因入手,指出案例教學的重要性,并通過大量實例,直觀生動地展示了案例教學在課堂上的應用。陶友蘭指出,隨著翻譯教育全球化,市場翻譯需求最大化,以及現代語言服務協(xié)作化、眾包化、自動化及平臺化趨勢的不斷加強,翻譯行業(yè)理念已經發(fā)生了巨大變化。現代譯者應該具備雙語能力、學習能力、管理能力、合作能力等,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因而學生需要接地氣的教育。由此,教師一定要及時更新教學理念,加強翻譯實踐教學,即:采取以翻譯項目為基礎的案例教學。講座中,陶教授結合華為等公司的技術寫作文本,詳細闡釋了何為案例教學,以及“譯寫”“創(chuàng)譯”等原則在案例教學中的運用。她指出,案例教學的好處在于培養(yǎng)“翻譯就是服務”的觀念,強調團隊合作精神,培養(yǎng)包容心、責任心、同理心,增強成就感、自豪感,使學生感到“譯有所為”。
陶友蘭教授以淵博的學識、深入淺出、風趣幽默的演講風格,為師生帶來一場精彩的知識盛宴。講座雖以“案例教學”為核心,實則涉及翻譯理論、翻譯實踐、翻譯教學、翻譯研究等翻譯學科的方方面面,展現出深厚的研究功底。講座提供的大量信息,與會師生紛紛表示受益匪淺。
講座結束,陶友蘭教授還對我校2024級翻譯碩士培養(yǎng)方案的修訂進行了指導。她高度贊賞了我校設置的“工程科技翻譯”與“徽文化外譯”特色方向,并提出可以增開“工程圖紙翻譯”“字幕翻譯”等課程,使學科特色更為明顯。
(文/圖:張鳳梅;審核:韓利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