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下午,應科技處、研究生部和外國語學院的邀請,同濟大學博士生導師許文勝教授蒞臨我校外國語學院開展學術交流活動,并作專題學術報告。學院主持工作副院長唐雪梅、副院長李新國、全體教師以及研究生參加了報告會,報告會由唐雪梅主持。
唐雪梅首先代表學院向許文勝教授表達了熱烈的歡迎和誠摯的感謝,并簡單介紹了許文勝教授的科研經歷和取得的學術成績。希望學院教師和研究生進一步拓展科學研究的思維,主動開展多學科知識理論學習,擴大語言的研究領域和應用領域。
報告會由兩部分組成。首先,許文勝以“初心與使命——建黨偉業(yè)中的翻譯活動研究”為題,介紹了早期共產主義者利用外語專業(yè)知識和翻譯活動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做出了貢獻。接著,報告從翻譯活動與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共產黨宣言》的翻譯活動、翻譯活動與中共“一大”的召開、“一大”前后的口譯活動以及翻譯活動對中國共產黨成立的貢獻等五個方面深入淺出地介紹了翻譯活動在中華民族追尋真理和出路的重要價值,為中國翻譯史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報告會第二部分,許文勝教授以“優(yōu)秀譯員的養(yǎng)成:自主學習、技術賦能及10,000小時黃金定律”為題,重點介紹了成為聯合國口譯員應具備的品格與素養(yǎng)。他提出了“七個方面”、“十個方法”,加“10,000小時”的勤學苦練,激勵同學們努力學習,成為優(yōu)秀的譯員。講座采取全程英文講授,口語優(yōu)美生動,張弛有度,令在場同學深深折服。
報告會后,與會師生們與許教授分別就翻譯史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如何搜集翻譯有關文獻資料,翻譯研究的未來發(fā)展趨勢以及如何提升翻譯實務技能等問題展開了探討,氣氛融洽,收獲頗豐。此次報告會不僅讓學院師生充分認識了馬克思主義的譯介與傳播在黨的百年歷程中的重要價值,更增強了師生們立足專業(yè)特色、勇擔歷史使命的責任感。同時,拓寬了學院教師的科研思路,提升了課程思政育人能力和科研能力。
(文:秦麗萍、張鳳梅;圖:秦麗萍;審核:唐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