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黨百年之際,數(shù)理與金融學院組織各班級分別開展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暨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參加“青年紅色筑夢之旅”大學生的回信精神,學黨史、聽黨話、跟黨走。7月4日開始,“對話百年——覺醒年代的那人那事”項目團隊成員分別前往安慶市、合肥市開展紅色筑夢之旅。
團隊在近期熱播電視劇《覺醒年代》的感染下,梳理黨史脈絡,捕捉歷史中的亮點,將“珍珠”串聯(lián)成歷史文化之鏈,構建成深刻全面且有洞見的文化傳播交流的歷史圖譜;并且設立“歷史人物”“現(xiàn)實人物”兩大形態(tài),采用古今對話的表現(xiàn)手法,借助查閱的相關歷史事實,對黨史故事進行可視化呈現(xiàn)——排練話劇《七尺軀,已許國,難許卿》,講述了陳延年的革命故事。團隊成員前往安慶市陳延年、陳喬年讀書處紅色教育基地、合肥市延喬路與集賢路緬懷革命先烈,帶領大家走出封閉課堂,使隊員進入沉浸式體驗,喚醒紅色記憶,增加學習教育的代入感,還通過創(chuàng)新拓展學習方式,不斷探索“線上線下同步學”“理論知識快遞包”“身邊黨史微講堂”等教育模式,致力于為黨員備好黨史學習的“精神食糧”,將黨史學習教育浸潤到日常生活中去,推進青年學生的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團隊成員金融193章文潔說:“歷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傳。對百年黨史最好的紀念,就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奮斗。作為青年學子,我們也將繼續(xù)向著夯實知識、錘煉品格、增長才干、練就本領的既定方向前進,前進!”
團隊成員共同合作,深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通過感天動地的史料,品味黨的厚重歷史;用客觀真實的數(shù)據(jù),分析黨史普及程度;用生動創(chuàng)新的形式,重溫黨的百年風華;用情感真摯的述說,闡述初心使命;讓紅色基因深深扎根于青年學子的心中,以實際行動獻禮建黨100周年。
(文:管彤彤、金露;圖:“對話百年”項目團隊;審核: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