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質量工程項目旨在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人才培養(yǎng)為中心,推進教學改革,有效提升教學質量。我院汪曉宇老師申報的校級質量工程項目“精品課程(視頻公開)《刑法學》”經(jīng)過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該項目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學生中心、成果導向、持續(xù)改進,在課程教學中與時俱進,緊跟學科發(fā)展新動向,緊密結合立法與司法解釋最新成果,不斷優(yōu)化和更新教學內容,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自立項以來,嚴格按照任務書開展課程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運用學習通智慧平臺建成《刑法》公開課。完善了教學方法,有效運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將學生課前、課中、課后學習有機貫穿起來。在內容的設置上,上傳了比較豐富的課程資源,包括每一章節(jié)的學習內容、習題、案例分析、近十年法碩考試真題、教師授課錄像等資源,能夠滿足學生課前、課中、課后全過程的學習需要。線下授課以知識講授為主;線上教學重點在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加強知識的運用和刑法理想的培養(yǎng)。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攝錄并上傳了課程主要內容教師授課的視頻。視頻生動形象,有利于引導學生課后對主要知識點的學習。
對刑法教學內容進行了有機整合。刑法內容博大精深,體系嚴謹。如何在有限的課時內使學生能夠對基礎理論有一個比較扎實的掌握,同時又能夠在實踐中運用理論解決問題,這就需要授課老師將相關內容進行有機整合,將教材內容轉化為教學內容。例如,在該項目建設過程中,針對刑法分則的教學內容,在整體上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刑法學(下冊?分論)》的體系為準,同時將分論各章相關罪名進行合理調整而非局限于傳統(tǒng)的類罪之下的講授。同時,授課過程中及時將最新的立法以及司法解釋融入到教學內容中。
有機融入思政元素,有效落實課程思政。抓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陣地建設,關鍵是抓住課堂這個主陣地,用好教學這個主渠道,促使知識傳授與價值觀教育同頻共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充分發(fā)揮思政課的核心作用,也要充分發(fā)揮其他課程包括刑法在內的育人價值。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融會貫通。因此,在刑法授課過程中既要將基礎知識、基礎理論講解透徹,同時挖掘其中所蘊含的思政元素,將其有機融入了專業(yè)知識的講授過程中,力爭刑法課程思政既要講出其專業(yè)課的味道,而且更要講出刑法的中國味道,“春風化作雨,潤物細無聲”,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并且撰寫發(fā)表教研論文《刑法》“課程思政”探析。
(文/圖:董文靜;審核:鄧英扣、周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