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下午,藝術學院黨委在7教303組織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全體輔導員及部分畢業(yè)生黨員集中收看了由安徽省智慧思政課教學平臺舉辦的全省師生“同上一堂‘黨史’大課” 。學院其他師生及各黨支部,通過各種方式共計360余人同一時間收看了此次黨史大課。
本次“黨史”大課通過解讀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基本內涵,引入到對大別山精神、新四軍精神、渡江精神、小崗精神的深度講解上,進一步激發(fā)廣大師生大力發(fā)揚紅色傳統(tǒng)、傳承紅色基因,賡續(xù)共產黨人精神血脈,以更加飽滿的熱情積極投身工作學習中,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在新時代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更大的貢獻。
老師和同學們紛紛抒發(fā)心得體會。學院黨委副書記任家錢說,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從興業(yè)路到復興路,從小小紅船到巍巍巨輪,一路走來,讓中國共產黨人任憑風浪起、穩(wěn)坐釣魚臺的正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使然,有堅定理想信念,播下革命火種的“紅船精神”,有堅定執(zhí)著追求理想的井岡山精神,還有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利益看得高過一切的長征精神等等。也有反映重大事件的精神,比如抗震精神、偉大抗疫精神。凡此種種,都是對共產黨人初心的詮釋,都是對使命一如既往的擔當。我們要從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讓精神之光照亮前行之路。不忘來時路,必須將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融入到血脈中,在一如既往擔使命中接過責任、在一鼓作氣不松勁中贏得勝利,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啟航新征程。輔導員趙玉潔說,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我們黨在100年的奮斗歷程中構筑起了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錘煉了不畏強敵、不懼風險、敢于斗爭、勇于勝利的風骨和品質,為我們黨立黨興黨強黨提供了豐厚滋養(yǎng)。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作為思政教育一線的輔導員,我們要深刻總結紅色精神中的核心理念,讓紅色基因煥發(fā)出新時代的精神光芒,引導學生堅定做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繼承者、實踐者和弘揚者,把革命精神化為自我革命的強大信念和政治認同。畢業(yè)班黨員崔文濤說,我進一步了解了大別山老區(qū)壯懷激烈的革命歷程,從內心深處感受到了大別山精神的無比震撼,明白了“堅守信念、胸懷全局、團結一心、勇當先鋒”的大別山精神是我們傳承紅色基因的核心動力;新四軍精神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征程上的一種強大精神力量,新四軍精神激勵我們,全面從嚴治黨需要有艱苦奮斗、不怕犧牲的作風;渡江精神激勵我們不斷攻堅克難,新型冠狀肺炎的爆發(fā),四萬多名醫(yī)務工作者逆行武漢,幫我們取得了防控疫情的階段性勝利。面對重大風險,正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攜手共進克服萬難;小崗精神激勵我們敢為天下先的創(chuàng)新精神,大無畏的改革精神。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堅強的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在歷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奮勇向前的重要支柱。
(文:董芬;圖:顧小莉;審核:胡家增、任家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