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ICP備10016294號

皖公網安備34020702000311號
主辦:安徽工程大學建筑工程學院
一、項目建設目標
本項目以建設我校研究生專業(yè)課《高等流體力學》的教學為例,以知識、能力、素質深度融合為目標,從重構教學體系、優(yōu)化教學內容與教學活動、強化能力素質培養(yǎng)等方面對工程流體力學課程教學進行思想政治育人改革,深入發(fā)掘課程內容和教學模式中蘊含的德育內涵和德育元素,突出培育愛國、敬業(yè)的精神追求,引領創(chuàng)新、擔當?shù)膬r值理念,實現(xiàn)價值引領和知識傳授的統(tǒng)一。
二、項目建設成果
1. 制定體現(xiàn)“課程思政”改革思路的課程教學大綱、教案等教學文件。
在教學目標中增加“課程思政”目標,根據(jù)“課程思政”目標設計相應教學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新教學活動,更新教學內容,已完成現(xiàn)有《高等流體力學》課程教學大綱和教案等教學文件更新
2. 深入挖掘蘊含的思政教育資源,優(yōu)化課程思政教學內容,探索先進教學方法。
一方面,利用學習通平臺資源,以學生的學習效果為衡量標準,講透重點,以點帶面,切實做到少而精,概念和原理融會貫通。形成了課上、課下、網上等多種形式并舉的學習環(huán)境,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在授課中引用工程案例和研究成果,開展課堂討論,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學中還增加了實驗教學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
3. 通過多種渠道提升教師課程思政教學能力。
通過培訓和教學會議交流加深對“課程思政”的內涵、目標及原則等的理解,加深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理解。課程負責人參加了2021年和2023年“高校教師課程思政教學能力培訓”項目和2023-2024年“四有導師”在線研修項目。參加了2023年安徽省力學科研與教學研討會并指導研究生在大會上做學術報告。通過參加教學觀摩、教學競賽、教學研討等,提升“課程思政”教學能力。課程負責人參加了建筑工程學院2023年教師教學比賽,并獲得二等獎。針對課程思政教學進行探討總結。發(fā)表相關教研論文1篇,錄用教研論文1篇。結合教學工作開展科學研究,加強科研能力培養(yǎng),爭創(chuàng)一流的科研成果,提高教育教學實力。課程負責人獲批2022年高校優(yōu)秀青年骨干人才國內訪學研修項目,于2022年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進行國內訪學1年并順利通過考核,2023年獲批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建設期間發(fā)表一類科研論文4篇。
三、項目主要特色
1. 優(yōu)化教學內容培養(yǎng)學生工程思維。
主講教師將本人從事的科研工作與高等流體力學知識相結合,通過具體的工程實例和講述正在開展的研究工作和學科前沿問題等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促進了學生對課程學習的積極性。主講教師一直重視課程中的工程案例教學,開發(fā)了一系列的工程實例,并成功應用于課堂教學中,擴展了學生的知識面,也增強了學生們在課程學習過程中的工程服務意識。從工科邏輯的角度進行了高等流體力學教學中研究生思維方式和工程邏輯的培養(yǎng)。
2. 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教學效果。
利用本專業(yè)學生人數(shù)較少的優(yōu)勢,結合課程特點在教學過程中開展測試、專題討論、翻轉課堂等多種教學模式交叉融合的教學方法,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實時檢測學習效果。課后環(huán)節(jié),通過單元測試、課后作業(yè)、思維導圖等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總結與鞏固。另外課堂教學還增加了實驗教學環(huán)節(jié),將課堂搬到實驗室中進行,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通過以上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大大提高學生學習高等流體力學課程的積極性,提升學習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