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在慶祝中國建黨一百周年之際,計算機與信息學院“小小時光機”團隊開展“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暨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AI進農村述說百年黨史,特色支教助力鄉(xiāng)村振興”,活動結合專業(yè)實踐特色,將新時代下的人工智能技術融入黨史學習教育,通過自行搭建的AI講黨史平臺、采用“AI進農村”的創(chuàng)新形式為鄉(xiāng)村兒童呈現一堂生動的紅色課堂、同時采用“5+1”育的特色教育模式給予當地留守兒童新的“課堂”體驗。
支教團隊于7月1日建黨百年之際集結,啟航筑夢之旅。一同來到此次活動的目的地——安徽省阜陽市界首市邴集鄉(xiāng)留守兒童之家。為保證活動高質量的順利開展,團隊成員進行了周密的計劃部署,不斷完善豐富活動內容、完善活動形式、思考如何解決活動中可能遇到的問題。

團隊抵達支教地點時,留守兒童之家的董書記等相關負責人親切的接待了隊員們,帶領大家參觀熟悉環(huán)境,隊員們也感受了到當地人的熱情好客。稍作休整后,“小小時光機”團隊便開始進行了到達支教地后的第一次工作會議,細化安排工作流程及分配,各組成員也都積極發(fā)言交流,不斷提出建議和意見,并提出解決方案 。

會議結束后,隊員們和當地領導進行了友好的洽談,向留守兒童之家的主要管理人員詳細的介紹了活動開展方案,以便支教團隊做好相應的配合工作。
本次活動在黨的百年華誕開啟,以實際行動獻禮建黨一百周年,傳承紅色基因,聚焦鄉(xiāng)村振興,助力農村青少年教育發(fā)展。
(文:吳山茶、楊帥帥;圖:孫成霖、顏煒幸;審核:孫德茹;編輯: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