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下午,江蘇紫金文化社科英才、東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陸永勝教授受邀為馬克思主義學院全體專兼職思政課教師和研究生,作題為“中國傳統(tǒng)哲學中的‘物’與馬克思主義唯物論:以王陽明的‘物論’為中心”的專題報告。本場報告是今年馬克思主義學院學術活動月的第三場報告,報告采用騰訊會議形式。馬克思主義學院劉聰教授主持報告會。
陸永勝教授以“為什么講陽明學”為引,從“王陽明對‘物’的認知歷程”“作為理解王陽明‘物論’前提的心學命題”“王陽明的‘物論’內涵及其唯物觀照”三個層面詳細闡釋了王陽明的“物論”及其與馬克思主義唯物論的異同。陸永勝教授指出,在堅持文化自信這一語境中,我們應在唯物認知范式下重新認識王陽明的“物論”,這不僅是對以往認知的一些觀點重新作出時代詮釋的需要,也是當下進行文化建設的需要。只有在理性地辨析與認知下,我們才能更好地思考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的問題。在聽取陸永勝教授的講解后,與會師生積極提出問題,陸永勝教授一一進行了詳細地解答。
劉聰結合報告內容進行了總結。他指出,陸永勝教授的報告內容豐富,對于我們今后的工作與學習具有深刻的啟發(fā):第一,在思政課教學過程中要深入理解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相關概念,方能將理論講清、講透;第二,在學術研究過程中,要深入辨析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異同,方能使二者的結合更具說服力。
(文/圖:夏雨清;審核:李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