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增添校園生活的色彩與活力,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和管理情緒壓力,提升心理健康水平。3月17日,國貿(mào)243班在4J112開展了一場以“多巴胺加油站--大學生情緒快充指南”為主題心理班會,班會由心理委員章許凡和董甜主持,輔導員滕偉迪全程參與指導,國貿(mào)243班全體同學參加。
班會伊始,同學們通過手機掃碼完成《情緒代謝問卷》,系統(tǒng)自動生成情緒區(qū)間,并通過“痛點標記戰(zhàn)”在校園場景圖上匿名標記壓力源。圖書館、宿舍等地被揭示為學業(yè)焦慮、人際摩擦等情緒壓力的聚集地,這一生動直觀的呈現(xiàn)方式,迅速引發(fā)了同學們的共鳴與思考。
緊接著,活動進入了核心環(huán)節(jié)——神經(jīng)重啟實驗室。章許凡精心設計了“壓力氣球”和“情緒溫度計”兩個深度互動游戲。在“壓力氣球”游戲中,同學們吹氣球時默想自己的壓力源,氣球的大小直觀反映了壓力值。隨后,他們?yōu)闅馇虍嬌?/span>emoji表情,集體踩爆氣球,以此宣泄內(nèi)心的負面情緒。而在“情緒溫度計”游戲中,參與者們使用三色便簽(紅、藍、黃分別代表高溫、低溫和常溫情緒)匿名寫下近期的情緒事件,并將其貼在對應溫度區(qū)。通過集體討論如何給高溫事件降溫,引導同學們深入探索并管理自己的情緒。
隨后,活動進入了升華階段——心理免疫力合作社。同學們通過“故事接龍盲盒”游戲,共同創(chuàng)作荒誕又治愈的故事,在歡笑中釋放壓力,感受情緒轉(zhuǎn)變。緊接著,“情緒電影院”環(huán)節(jié)播放精選短片,引導同學們分組討論角色情緒變化,深化對情緒管理的理解,從中汲取力量。活動以輕松有趣的方式,幫助同學們提升情緒感知與管理能力。
在活動尾聲,獲得國家助學金的黃瑞婕同學分享了自己的勵志故事。她講述了自己如何通過情緒管理和自我激勵,克服困難,努力學習,最終獲得助學金并取得優(yōu)異成績。她的經(jīng)歷深深打動了在場同學,激勵大家學會調(diào)節(jié)情緒,保持樂觀,勇敢追求夢想。
此次主題班會不僅為同學們提供了一個釋放壓力、管理情緒的寶貴平臺,更通過創(chuàng)新的游戲化設計和深度社群互動激發(fā)了同學們的心理健康意識和自我調(diào)適能力。未來,心理委員在輔導員的指導下,將繼續(xù)探索更多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形式與途徑,為同學們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文:滕偉迪,章許凡;圖:董甜,審核:劉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