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校師生員工、離退休老同志、廣大校友及社會各界人士:
校史館是高校人才培養(yǎng)、文化傳承和對外宣傳的重要陣地,為迎接學校90周年華誕,學校將重建校史館。為做好校史館建設前期準備工作,全面、系統(tǒng)地記錄學校發(fā)展歷程,留存校史記憶,更好地發(fā)揮館藏檔案存史、資政、育人的獨特功能,激發(fā)廣大師生知校、愛校的情懷和榮校、興校的理想,現面向校內外廣泛征集安徽工程大學各個歷史時期的校史資料和實物,具體事項公告如下:
一、征集范圍
學校1935年建校至今形成的具有收藏和展覽價值的文字、照片、影像等檔案史料和實物。
二、征集內容
(一)文本資料類
1.學校發(fā)展歷程中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等記錄性、回憶性、訪談性文本資料。
2.學校發(fā)展歷程中教師特別是名師名家的教學、科研以及重要成果等文本資料(如講義、手稿、教案、試卷、記分冊、教學筆記、教研會議記錄、刻印的資料、學生作業(yè)本及師生往來信件)。
3.學校各歷史階段印發(fā)的各類刊物。
4.學校教師編寫的有較高價值的教材、專著、譯著等文本資料。對于征集來的正式出版的專著、譯著、編著和教材等作品和校內使用的自編教材以及我校教師參于編寫的教材、專著等入藏文獻將集中典藏于“安工程文庫”特藏專區(qū),作為特色館藏資源向讀者提供開架閱覽服務。同時圖書館將對征集來的圖書進行數字化加工,并作為館藏數字化資源對讀者開放。
5.國內外各類媒體對學校重要事件、活動、人物的宣傳報道。
6.其他具有歷史或紀念意義的文本資料。
(二)影像資料類
1.學校各個時期的校園建筑、校園風光的影像或照片。
2.學校各個時期上級領導、國內外知名人士來校視察、檢查、調研、講話等影像或照片。
3.學校各個時期重要學者來校講學、學術交流等影像或照片。
4.學校發(fā)展歷程中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以及各方面重要活動的影像或照片。
5.學校早期購買或制作的用于教學、科研、實驗的有代表性的教具、儀器設備、模型等照片。
6.學校各個時期著名校友在工作崗位上取得重要成就或產生重要社會影響事跡的影像或照片。
7.學校各個時期有紀念意義的班級生活照,2010屆之前畢業(yè)生合影照片。
8.其他具有歷史或紀念意義的視頻或照片。
(三)實物資料類
1.反映學校歷史變遷的各個時期的校標、校徽、印章、匾額、紀念章、拓片、票證等。
2.學校集體或個人獲得省級、部級及以上的各類表彰獎勵的獎杯、獎牌、獎狀、獎章、證書等,學校重大科研成果的原件或者仿真件及獲獎證書等。
3.反映學校各個時期的帶有各階段校名印記的物品。
4.學校各個時期具有代表性的師生證件,包括錄取通知書、學生證、借書證、工作證、畢(結)業(yè)證書、學位證等。
5.學校早期購買或制作的用于教學、科研、實驗的有代表性的教具、儀器設備、機械零件、模型及其他學習工作用品等老物件。
(四)其他資料和實物
以上未詳細列及,但具有校史陳列展出意義的其他實物、照片、影音、圖書、文獻等。
三、征集方式
1.接受捐贈。對于愿意將自己收藏的個人檔案、圖片、實物捐贈給學校的,學校頒發(fā)《捐贈證書》。
2.復制。對比較珍貴的實物、資料,經本人同意進行復制仿制的,學校在復制仿制后陳展復制、仿制件,原件返還本人。
3.無償征調。對校內各單位、各部門在教學、科研、管理、服務過程中所形成的檔案資料,由學校統(tǒng)一無償征調,由檔案館永久保管和展陳。
4.其他方式。對于特別有價值和珍貴的校史資料及實物原件,捐贈者和學校可以友好協(xié)商其他征集方式。
四、征集途徑
1.直接捐贈。在校教職工(含離退休職工),可直接與學校聯(lián)系捐贈事宜。
2.電子郵件或郵寄。身在外地的校友、社會各界人士若有意移交或捐贈物品,可直接發(fā)送電子郵件或郵寄物品。
3.上門征集。對因公務繁忙或年歲已高的同志、校友提供的材料,可由學校派人登門拜訪,接收捐贈,或記錄整理。
4.清點移交。校內各二級單位(部門/學院)主要負責人,督促完成本單位曾經使用過或保存的校史資料、文物、實物(省級以上表彰獎牌、獎杯、證書、校友捐贈品)等的收集整理,并按規(guī)定造冊清點向學校檔案館移交。
五、征集說明
1. 本次集中征集時間從即日起至2025年12月30日。集中征集完成后,征集公告仍長期有效,所征集校史資料及實物作為檔案保存,并將在校史館布展中選擇展陳。
2.提供圖片資料時要附相應的文字說明:包括時間、地點、事由、主要參加人的姓名、時任職務、拍攝(提供)人姓名等。照片使用后需退還提供人的請注明。
3.對于征集的文字、照片、影像、實物等史料,學校將一律登記造冊,妥善保管。
4.對所征集的實物資料原件或復制件,展出時將會標明物品出處。凡捐贈者享有著作權、肖像權的書籍、照片等資料,學校將依法予以保護。
六、相關要求
(一)各單位要切實抓好校史資料征集工作,加強校史資料征集宣傳,廣辟線索來源。對可征集的實物史料,要全部予以征集;對有線索的要循線追蹤;對有線索但因種種原因一時無法征集的,要及時通知檔案館。
(二)各學院、各部門要指定專人負責本單位史料征集工作,對所征集的實物史料進行拍照、登記,做好原始記錄,按照《安徽工程大學校史資料捐贈信息登記表》(見附件,一物一表)的要求逐項填寫,并附上簡要的考證說明,連同實物一起交檔案館。
(三)校友會和離退休工作處要廣泛利用新媒體、動員會、座談會等多種形式,充分發(fā)動離退休教工和廣大校友,動員社會方方面面力量,努力挖掘線索,廣開渠道,推動征集工作順利開展。
(四)對我們的征集工作有任何意見和建議的,請與我們聯(lián)系。
七、聯(lián)系方式
1.聯(lián)系人及聯(lián)系方式
檔案館:胡媛媛 13355531180
校友會:趙恒芳 18855395667
離退休處:張玉鳳 18255389180
圖書館:張彤彤 13675532831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2.校史實物資料郵寄地址
地址:安徽省蕪湖市北京中路安徽工程大學檔案館
郵編:241000
郵寄時,請備注“校史資料征集”。
黨委宣傳部 離退休工作處 校友會 檔案館 圖書館
2025年3月25日